省份
  • 2025年自學考試倒計時
    2025,10,25
  • 2025年自學考試倒計時
    2025,10,25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- 自考 - 備考 - 自考問一問

考前必看:自考考試時各種題型應對方法

2024-07-18 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

自考是當下除了統考以外含金量最高的學歷考試,所以這也是很多考生提高學歷的選擇。自考考試一年兩次,部分省份一年三次、四次。對于應對自考考試的方法,自考生整理了“考前必看:自考考試時各種題型應對方法”內容,供同學們參考。

考前必看:自考考試時各種題型應對方法

1、單項選擇題。

如果能很快地、準確地把正確答案找出來最好,如果沒有把握,就應采用排除法,即應從排除最明顯的錯誤備選項開始,把接近正確答案的備選項留下,再分析比較剩下的備選項,進一步逐一否定,最終選定正確答案。其實,許多單項選擇題的4個備選項中,除1個正確外,其余3個并非完全錯誤,只是不符合此題目的要求而已,有的備選項是命題者從其他章節(jié)中移植過來作為干擾項??匆幌骂}目順序,再回憶對照教材的順序,就能作出正確選擇。

2、多項選擇題。

許多多項選擇題往往出自于某一基本問題,命題者把該問題的幾個要點作為正確選項。干擾項當中,有的干擾項一看就知道是錯誤的,則立即排除,而有的干擾項是無法一下判定對錯的,甚至其本身就沒錯,只是被放錯了位置,同單項選擇題一樣,看命題和教材順序選擇,依然有效。另外,選中后,一定要按照字母A、B等備選項順序書寫。

3、名詞解釋。

答案要簡練、概括、準確,只要理解了,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也可以,不必拘泥于原文。如答不上,則顧名思義,根據題目去猜想、解釋其義。

4、簡答題。

問什么答什么。這類題型主要考查“是什么”,考生在答題時,根據題干內容回答,簡單明了,不用過多解釋“為什么”。簡答題一般在百字以內就能完成。

5、論述題。

要答出“為什么”,且要條理清晰。這種題型在答題時一般要分三層,第一層交代相關背景內容,第二層答出主要內容,就是“為什么”,第三層適當敘述一下問題中所述事件的意義,或是影響、地位。這種題型一般用200-300字可以敘述清楚?;卮疬^于簡單很難將問題闡述清楚。

6、分析題。

弄清基本概念。這類問題一般題中會出現論證、表述等詞,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,考生一定要弄清后再下筆答題,否則就會出現答非所問,或偏離主題的現象,這也是有些考生感覺答得不錯,最后成績不理想的原因。

7、作文題。

要看清題目要求。需要提醒考生的是,自考大學語文試卷中的作文一般是命題作文,但仍有考生另立題目進行寫作,這也是沒有審題的結果。

8、計算題。

計算過程不能少。需要強調的是,涉及計算的題目,考生要注意解題步驟。評卷時是采點給分,結果對了,但沒有中間的計算過程,也不可能得滿分。

自考歷年真題及答案合集》》》

自考答題技巧

1、瀏覽試題。拿到試卷后,把筆放下,不要急于答題,用5分鐘時間瀏覽試題,對各題的難易程度、分值分布、試題是否按教材順序編排等狀況有了一定印象后,再開始答題。另外,注意合理安排答題時間。

2、仔細審題。答題前,對每一道題都要先審題,要逐字逐句審清題意,明了要求。審題不能求快,要靜下心來仔細閱讀。有些分值較高的題目不妨多讀幾遍。

3、認真答題。最好的辦法是按照試卷編排的程序一道一道地往下答。對于一時做不出來的題,可先放一放,一定要搶時間先把會做的題做了。

4、清楚答題。答題要完整準確,條理清楚,要點突出。切忌不分段、不分要點地答題,眉目不清難以取得高分,千萬不能讓閱卷老師找要點。答題要工整清楚,不要過于潦草,不能讓閱卷老師看“天書”。

5、不留空白??荚嚱Y束前,考生朋友應對所有答題再次復查。對于那些沒有把握的考題或根本就做不到的考題,應著重從宏觀角度去闡述,并盡量把它們都做完。只要是空白,閱卷老師都會肯定地打個大鵝蛋。但如果你寫了幾行字的話,閱卷老師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請你吃鵝蛋的。因此,應當務必堅決杜絕空白題。

6、復查。在做完全部試題以后,要認真檢查,逐一復核,查漏補缺,檢查時最好重新審題,防止誤答和漏答。

7、坐夠時間。考試時應避免提前離開考場,不要看見其他考生朋友交卷就發(fā)慌,他們什么時候交卷與你無關,要力爭在規(guī)定時間內答完、檢查完所有考題。考試終了的鈴聲響起之前,沒有人有權攆你走。有時多坐幾分鐘,會有新的發(fā)現。

以上“考前必看:自考考試時各種題型應對方法”內容由中國教育在線整理提供,

2024年自考真題+復習資料+指定教材 海量Word版電子資料及實物書籍 點擊查看
1
意向表
2
學習中心老師電話溝通
3
查看評估報告
1、年齡階段

2、當前學歷

3、提升學歷目標

4、意向學習方式

報考所在地
*
*
*
- 聲明 -
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
(二)本網站在文章內容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,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(yè)性學習目的,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
首頁 考生自助服務系統